2022年5月20日是第23個“世界計量日”。日前,國際計量局(BIPM)和國際法制計量組織(OIML)發布了2022年世界計量日主題“Metrology in the Digital Era”,主題旨在讓人們認識到數字技術對當今社會的改變趨勢,以及計量在數字時代的作用。為配合“世界計量日”活動開展,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將“世界計量日”中文主題確定為“數字時代的計量”。
水表是民生計量的重要內容之一,通過“互聯網+”計量實現通信信道、采集設備等資源共享,可為引導居民用戶科學、合理用水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。5月19日上午,通用水司組織專業技術人員來到怡康社區開展“世界計量日”宣傳活動,耐心解答市民提出的用水計量方面的問題,進一步提升市民對用水計量工作的認知和關注。
此次通用水司為怡康社區的獨居老人劉奶奶免費安裝了智能水表,相較之前的機械水表,智能水表不僅可以采集老人24小時的用水量,通用水司工作人員還可以在社區工作人員手機上安裝智能水表掌上APP,方便他們遠程查看用水量,及時了解老人家里的用水情況,同時通過設置低用水和高用水模式,當用水量高于或低于設定值時,APP便會及時提示用水異常情況。
為了給客戶提供更豐富、精準、便捷的個性化服務,通用水司進一步向“智慧水務、智聯供水”目標邁進,讓居民不僅用上放心水、優質水,更要用上智能水。
通用水司已建設完成300多個小區分區計量系統,通過觀察小區夜間最小流量,篩選出小區漏水風險,便于集中力量對這些小區進行快速檢漏、及時修漏,同時也能保證用戶的用水體驗。隨著分區的逐步完善,表計數量急劇上升,傳統的人工統計、篩查已無法滿足需求。通用水司運用互聯網技術,建立技術平臺,由云平臺采集相關表計數據,通過設置不同參數,可以讓電腦部分代替人工進行初步篩選,及時報警提醒,再由相關工作人員二次精準篩選,進行下一步檢漏、修漏工作。
近年來,通用水司逐步推廣智能遠傳水表的應用,積極探索智能服務新模式。目前已有新建小區累計50萬戶,新裝DN50口徑以上大客戶累計2000多戶的智能遠傳水表投入使用。與傳統的機械水表相比,智能水表基于新一代物聯網技術實現遠程傳輸,除了在結算收費方面有著明顯優點,還具有運營高效、掌端實時查詢、精準計量等優勢,為實現雙向良性互動提供有利支持。